调研发现 | 工作场所捐赠在中国发布日期:2020-01-19
在2019年5月,我们曾为大家做过美国工作场所捐赠的2份报告《工作场所捐赠的演变》和《商业相善报告》的精读分享。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什么是工作场所捐赠?
企业为什么要支持工作场所捐赠?
更多信息,请点击下图回顾上期报告精读文章。
(↑↑↑点击图片,了解美国工作场所捐赠报告精读文章)
问题来了,那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解中国工作场所捐赠的发展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企业及员工有什么样的捐赠偏好等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支持下,成立了调研小组启动第一轮中国工作场所捐赠的现状摸底调研,并于2019公益筹款人大会工作场所捐赠分论坛中分享了调研的初期发现。
调研背景与方法
本次调研是中国工作场所捐赠调研计划的第一步,调研对象为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参与“一个鸡蛋的暴走”(以下简称“鸡蛋暴走”)的合作企业。
那么,为何选取的是“一个鸡蛋的暴走”的合作企业呢?
因为企业组织员工参与“一个鸡蛋的暴走”这一类的大型筹款Campaign,包括但不限于为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组队参与暴走筹款、企业为员工筹款提供配捐,都属于典型的工作场所捐赠类型。尤其是连续多年参与鸡蛋暴走活动的企业,其内部对公益慈善参与本身已有些基本认知。因此,我们认为摸底这些企业对工作场所捐赠的意愿与偏好,对公益慈善筹款人能够提供具有实用意义的参考。
本次调研通过数据采集表与实地访谈的形式,结合企业的筹款效果、投入度、忠诚度、配合程度等考量指标,选取并最终成功调研了9家鸡蛋暴走核心企业伙伴,调研的主要内容包含收集企业的组织特征、鸡蛋暴走的参与情况、参与其他工作场所捐赠的情况、开展工作场所捐赠的意愿与偏好。
(工作场所捐赠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研发现
发现一:中国现有工作场所捐赠常见形式
1. 企业组织员工志愿者活动
最为常见,如阿里巴巴集团大力推行的“公益3小时”;
2. 企业为员工提供公益慈善筹款活动现金配捐
如一个鸡蛋的暴走
3. 企业提供现金配捐、组织员工参与互联网行为公益产品
腾讯公益与支付宝公益等互联网筹款平台正在通过“企业一起捐”、捐步等行为公益产品,联合公益组织开始撬动、培养企业配捐的意识、行动与习惯。
注意:仅有少量企业尝试工资自动扣款
对公益慈善组织而言最富吸引力的员工工资自动扣款捐赠,因流程繁琐、跨部门协调工作量大、企业内部捐赠文化尚未成熟导致的员工参与动力不足、员工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任关系尚未建立易受质疑等各种原因,仅有少量企业与基金会在联合推行。
发现二:企业参与动机
· 企业为何组织员工参与“一个鸡蛋暴走”?
除个别企业单纯是出于企业公益文化理念的驱动,大部分企业将组织员工参与鸡蛋暴走活动的定位定为公司的团建活动——公司认可此类脱离于工作场所之外的企业协作拓展活动,以实现提升新员工入职融入、跨部门沟通协作以及跨级别的沟通的效果等。因此,员工的参与度,也成为企业选择此类工作场所捐赠活动合作机构的重要考量因素。
基于团建的活动定位,虽然企业都会鼓励员工参与筹款,但大部分企业并不希望过于增加员工的筹款压力。除了鼓励企业员工发起朋友圈的劝募,很多企业也会通过开展义卖等形式进行企业内部的劝募活动为组队员工提供支持。多数企业会提供托底捐赠或在员工队伍未能达标时补足缺额部分,以弱化筹款压力,让员工无后顾之忧。
(图片来源:联劝基金会“一个鸡蛋的暴走”官网)
· 第一次决定参与的原因:口碑
企业对于拓展新的公益合作伙伴都比较谨慎,企业在寻求合作机构非常重视机构本身的行业内外的评价,要求有一定知名度和口碑。企业第一次决定参与鸡蛋暴走的原因,多为同行的推荐、朋友的推荐、员工推荐或是与联劝员工熟悉等,都是在有一定背书前提下的选择。
有一定知名度、有不错的可信度与透明度,并且能提供捐赠数据和善款流向反馈服务,这些都是企业在考察行业内外评价时特别关注的元素。
· 坚持长期参与的原因:挑战+公益(不是筹款)
企业的长期坚持主要来自于员工本身对活动的兴趣与投入的积极性。
相比于单纯的捐款,鸡蛋暴走这一运动筹款的形式对普通人来说仍然比较新颖,并且50KM的徒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助力公益,一举两得。
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企业员工而言,筹款不是重点,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感、透明度带来的信任感和善款使用有效性带来的成就感(这些都可归纳为四个字:员工体验),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因此,在工作场所捐赠类型中,此类Campaign的成功要点在于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的重视,而非对“钱”的重视。当企业员工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公益参与体验(注意并不等于徒步体验),主动筹款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当机构把注意力过于放在“钱”上时,就易导致企业、企业员工和机构的关系变为一场“交易”,使得这类公益参与活动和普通的户外活动并无多少区别。
(图片来源:“联劝公益”微信公众号)
发现三:企业对公益活动的偏好与决策
· 领域偏好: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儿童以及环保三大领域。
(注:由访谈对象提及领域关键词计算)
· 形式偏好:企业活动形式更倾向于志愿者活动,员工参与门槛低,节省时间。
· 最终决策权:最终的公益活动或组织的选择有2种形式(取决于公司的组织架构)
发现四:企业最看重公益组织的特性
企业在选择工作场所捐赠项目合作/捐赠的合作公益组织时,最看重的特性分别是:机构可持续性、项目设计和机构成熟度。
大部分企业还是倾向于是选择成熟型的机构,如果是初创型公益组织,就需要团队是成熟的,企业对团队本身的职业化程度要求比较高。
(圆圈面积大小代表相关访谈对象提及次数)
发现五:企业开展工作场所捐赠类型的意愿
企业对参与常规的公益活动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但对于开展较深入的月捐、工资固定扣款等工作场所捐赠的意愿反馈较为消极。
从调研反馈发现主要原因包括:
但为什么工作场所捐赠值得重视?
随着政策优化与技术的发展,工作场所捐赠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社会捐赠增长的爆发点。
· 个人捐赠电子发票的出现,为员工工资自动扣款捐赠提供了大规模操作的可能性支撑。
2019年4月11日,支付宝开出首张个人捐赠电子发票,极大简化了纸质捐赠票据查询、开具与寄送流程,降低了公益组织的人力成本、提高响应效率,让小额捐赠及时获取票据抵扣个税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支付宝公益)
·《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落实将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的发展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修正将个人公益捐赠税前扣除比例直接写入税法中,上升为法律的基本规定。
在2019年12月30日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2019年第99号《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中详细说明公益捐赠抵税的计算方式,并提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员工开展公益捐赠的,纳税人可以凭汇总开具的捐赠票据和员工明细单扣除。”随着政策的落实与推广,进一步提升员工响应企业号召参与捐款的意愿。
对于公益慈善组织而言,企业并非仅仅是“钱”的来源,更具有价值的是将其视为“人”的来源。
很遗憾,我们观察到近几年拆捐与摊派的做法依然屡见不鲜。短期内,拆捐与摊派的确可帮助公益慈善组织获得资金,但此类操作方式不仅有悖于员工自愿捐赠的权利(包括捐不捐的选择、捐多少的选择与捐给谁的选择权),也破坏了员工对公益慈善行业的信任度,最终损害的是员工对公益慈善的整体信心,以及响应企业未来捐赠号召的意愿,对企业营造工作场所捐赠文化、对公益慈善机构从该企业渠道获取持续捐赠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在当前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下,工作场所捐赠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企业与公益组织以长远眼光看待这一模式的真正价值,并有耐心共同开展培育工作。
推动中国工作场所捐赠的建议
1. 从提供志愿服务产品开始
公益组织应将志愿服务产品纳入机构整体市场营销计划,只有随着互动和合作的增加,员工参与的慈善活动或捐赠意愿增加,才能使后续深入合作成为可能。
2. 提供基于员工特定技能的志愿服务机会
基于特定技能的志愿服务和伙伴式的长期合作关系都能促使员工与公益组织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且为员工自己的人生带来重大意义。
3. 支持提供素材,鼓励企业与员工随时保持联系
公益组织应主动为企业对接部门提供素材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志愿活动招募邮件模板、筹款邮件模板、项目执行反馈进展、探访手记等,使其能够与员工分享慈善机会或推进时效性很强的慈善项目(如救灾活动等)。(小Tips:记得收集员工个人捐赠故事的素材,更容易在传播中打动人哦~)
4. 说服企业将单笔大额捐赠变成员工配捐,尊重员工自主选择权
现有推动企业开展配捐的机会已有不少,互联网筹款平台已推出了在线现金配捐以及捐步等非现金配捐产品,“一个鸡蛋的暴走”与“善行者”等运动筹款活动提供了线下场景,99公益日与95公益周营造了全民公益参与氛围。如前所述,公益组织在推动企业开展员工配捐活动时,应避免摊派等简单粗暴的操作方式,应重视对捐赠人个体的情感维系,联合劝募平台型组织可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项目选择清单。
5. 打磨月捐产品与服务,为未来推动企业员工工资扣款捐赠做好准备。
目前推动企业员工工资扣款捐赠的内外条件尚未成熟,成本依然高昂。但这一片蓝海值得公益组织关注与提前布局。除了重视通过上述志愿服务与配捐计划与企业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关系、培育企业合作伙伴内部的捐赠文化,公益组织可先通过打磨月捐产品与服务做好内部准备以待时机成熟时能够快速推进。
“对我们(公益慈善筹款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思路上的改变:不是把合作企业仅仅当做给钱的来源,而是要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给人的来源,除了要想办法让企业愿意捐钱,更要想办法和企业建立善因文化层面的联系,帮助企业渲染、渗透、培育工作场所的捐赠文化,这才是长久之计。”
——摘自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在2019公益筹款人大会工作场所捐赠分论坛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