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实务导师进课堂 | 黄晓芸:真正专业的公益慈善筹款人都需要遵守筹款伦理发布日期:2021-05-17
本文引自公众号华东师大治理研究
2021年5月12日,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主任黄晓芸应邀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全校型通识选修课程《慈善文化与伦理》的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真正专业的公益慈善筹款人都需要遵守筹款伦理”的公益实务课程。
精彩回顾
jin
课程开始之初,黄晓芸主任向各位同学简要介绍了“方德瑞信”(Fundraising Center)。方德瑞信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人实现专业化发展,其基本定位是中国公益慈善筹款行业的培育平台,其核心工作包括知识生产、行业交流、能力建设和行业基础建设四大模块。在正式授课过程中,黄晓芸主任主要围绕“公益慈善筹款是什么”“筹款伦理概要”“筹款伦理起源与发展”“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以及“筹款伦理困境和应对”等主题,通过现实案例研讨、课堂讨论以及深入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益慈善筹款伦理的相关问题。
案例研讨
案例研讨
黄晓芸老师借助“在同一天生日”“分贝筹”“山区捐建游泳池”等案例,告诉同学们在公益筹款中,无论通过何种媒介或方式,筹款方为募集资金开展任何形式的传播交流活动时,都必须使用准确、合规、真实的信息,并且准确地传递给捐赠方。此外,筹款方必须时刻尊重他们的受益方,在筹款传播或者相关材料的信息使用中,尊重和保护受益方的个人隐私,维护受益方的尊严。最后,在实际募款操作中,需要考虑项目的公益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项目数量而放弃项目质量。
思考&讨论
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围绕“你会愿意点开哪张早产儿图片的链接?”“你认为一家面向公众筹款的公益组织需要公开哪些信息”“公益需要成本吗?”“当捐赠人说“不”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向他劝募?”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你认为一家面向公众筹款的公益组织需要公开哪些信息”讨论中,2020级公共管理专业的吴书冉同学认为,公益组织需要公开公益组织成立的相关背景以及筹款项目的相关信息,让慈善捐进“玻璃口袋”。2020级公共管理专业的吴双玉同学认为,公益组织需要公开组织的基本架构情况,诸如组织自身的基本信息和专业性。黄老师进一步总结提出,公开透明是公益慈善机构的生命线。
互动 & 提
互动&提问
黄晓芸老师通过现实筹款案例,结合筹款伦理的相关理论,全方位向同学们介绍了公益慈善筹款中的筹款伦理问题,带给同学们很多思考。在黄晓芸主任结束主要内容讲解后,课程授课老师周俊教授进一步总结了黄晓芸主任授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同学们可从公益从业经历、学习与职业规划发展以及行业机构合作等方面进行提问。黄晓芸老师也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2020级公共管理吴双玉
A1:薪酬相较于商业相关工作的同学相比,相对偏低一些,但是从整体行业来说,如果做到行业的中高层,收入还是相对较为可观。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我对筹款和传播非常感兴趣,二是对金钱没有太高的追求。但是,现在我们也在提倡公益行业的工资水平可以支撑公益从业者体面生活的,倡导公益从业人员拥有合理的工资水平。
Q2: 公益慈善组织如何吸纳专业的人才,如何激励员工?
——2020级公共管理缪陈
A2:吸纳专业人才,一方面是完善组织使命愿景,另一方面是完善组织的项目运作,通过项目开展吸纳更多对项目感兴趣的人才。在激励员工方面,虽然薪酬激励没有商业组织那么高,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在工作过程中为员工提供游学、交流的经费以及宽裕的工作环境等激励措施。
收获和感悟
课程的最后,周俊教授启发各位同学以一个“关键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本节课程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同学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界限”。通过黄老师的讲解,让我更加了解了慈善伦理的界限。在之前的课程中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背慈善伦理的”,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我更加明确了这些行为为什么是违背伦理的?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2020级公共管理吴书冉
“动态”。在黄老师授课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伦理的“动态”过程。谈及到疫情期间“韩红”基金会事件,一直是存在两派的声音,一派认为的确是不合规的,而另一派认为是符合人性、符合对慈善伦理的期待的,因此我觉得伦理和法律法规存在一个动态的互补、互动甚至相互递进的过程。
——2017级公共管理杨鑫源